今年上半年,洋河股份继续录得营收、净利双降的成绩单,降幅进一步加剧,这与行业周期息息相关,诸多同行的业绩表现普遍并不如意,不过公司身为曾经的“第三把交椅”,业绩降幅靠前,属实在投资者意料之外。

实际上,公司业绩大降固然有行业周期影响,但更多的还是需要从自身着手,深挖根源,对比差异,找出不足,并据此作出切实改变,才有望改变业绩下滑的现状,重回增长赛道。

收入下滑,降幅靠前

收入减少超80亿。上半年,洋河股份实现营业收入147.96亿元,同比减少80.8亿元,降幅35.32%,下降幅度较2024年的12.83%明显加剧,显然面临的挑战更加严峻。

对比同行,20家白酒企业中,洋河股份的降幅位居前列,排在第三,降幅更大的是*ST岩石、酒鬼酒,同比分别下降85.22%、43.54%至0.28亿元、5.61亿元。

头部企业中,贵州茅台、五粮液、山西汾酒上半年实现收入分别为910.94亿元、527.71亿元、239.6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1%、4.19%、5.35%,而泸州老窖收入为164.54亿元,降幅2.67%。

总体来看,白酒企业中报收入跌多涨少,行业面临着巨大挑战,但作为头部企业的洋河股份降幅超35%,也是投资者无法预料的。

分季度来看,洋河股份的表现同样不佳,分别为110.66亿元、37.29亿元,同比分别下滑31.92%、43.67%,降幅逐季加剧,下半年如何仍有待时间验证。

洋河股份表示,报告期内,白酒行业景气度持续承压,存量竞争的格局加速演进,行业集中、分化趋势进一步凸显,同时随着理性消费时代的到来,消费者对更舒适、更具质价比的白酒产品愈发青睐。

据短平快解读了解,洋河股份坐拥“洋河”、“双沟”两大中国名酒、中华老字号,主导产品包括梦之蓝、天之蓝、海之蓝、苏酒、珍宝坊等中高档酒,以及洋河大曲、双沟大曲等普通酒,其中中高档酒出厂价≥100元/500ml,而普通酒出厂价<100元/500ml。

中高档酒、普通酒收入双双大幅下滑。上半年,中高档酒、普通酒实现收入分别为126.72亿元、18.41亿元,同比分别大幅下滑36.52%、27.24%,此前2024年的收入降幅分别为14.79%、0.49%。

批发经销收入降幅大,省外收入降幅超省内。上半年,洋河股份来自批发经销的收入为142.92亿元,同比大幅下滑35.78%,而线上直销表现略微好些,收入为2.21亿元,降幅6.91%,该类收入主要来源于天猫京东等平台。

按区域来看,公司省内、省外收入分别为71.21亿元、73.92亿元,同比分别大幅下滑25.79%、42.68%。

需要关注的是,洋河股份的经销商下降明显,期末为8,609家,较年初减少257家,其中省外经销商为5,599家,较年初减少268家,是省外收入降幅较大的主要因素,而省内经销商为3,010家,同比增加11家,颇有一种稳固大本营的意味。

对比来看,今世缘上半年省内收入为63.22亿元,降幅5.05%,降幅远远小于洋河股份,这意味今世缘在江苏省的优势是进一步扩大的,是需要引起公司重点关注的。

产能利用率下滑。收入大幅下滑的另一面,洋河股份的产能利用率进一步下滑,2024年洋河股份(含公司洋河分公司、泗阳分公司)、双沟酒业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52.74%、26.07%,上半年分别为35.42%、17.15%,对应的实际产能分别为39,416吨、8,323吨,上年同期分别为83,535吨、15,853吨。

因为成品酒产量下降的原因,导致公司成品酒库存量(含成品白酒及红酒)下降明显,中报为16,696.37吨,而年初高达46,169.17吨,即半年时间减少29,472.8吨,大大降低了库存压力。

不过,公司半成品酒(含基础酒)库存量则有所上升,中报为726,907.49吨,较年初的697,082.59吨增加了29,824.9吨,与成品酒减少量大致相当。

净利减少超36亿,仍发力电商渠道

上半年,洋河股份实现净利润43.44亿元,同比减少36.04亿元,降幅45.34%,跌幅较2024年的33.37%有所加剧,其中Q1、Q2净利润分别为36.37亿元、7.07亿元,同比分别大幅下降39.93%、62.66%,呈现逐季加剧态势。

据短平快解读了解,对比来看,20家白酒企业共有3家企业亏损,分别是皇台酒业、*ST岩石以及金种子酒,分别亏损526.75万元、6776.68万元、7219.68万元,若从增速方面来看,净利同比减少的企业高达13家,贵州茅台、五粮液、山西汾酒等均保持增长,泸州老窖同比下滑4.54%至76.63亿元,洋河股份跌幅靠前。

显而易见,白酒行业上半年的发展情况并不好,而洋河股份作为曾经的“第三把交椅”,为何跌幅远超诸多同行,是管理层需要好好思考的。

费用支出减少。细分来看,收入大幅下滑是导致洋河股份净利润大跌的关键,与此同时,虽然费用支出总体有所减少,但远远不及收入降幅,中报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分别为21.49亿元、8.65亿元,同比分别下滑17.75%、8.15%,对应的费用率分别为14.52%、5.85%。

另外,公司仍然加大研发投入,金额为0.73亿元,同比大增58.6%,主要系本期研发项目增加,研发费用发生额相应增加所致。

加大电商投入。广告促销费是销售费用支出重头,中报为14.5亿元,同比减少3.86亿元,降幅21.03%,职工薪酬仅次于该费用,金额为4.5亿元,同比减少0.55亿元,降幅10.94%。

需要关注的是,洋河股份持续加大电商渠道投入,中报电商费用3253.06万元,同比增加926.31万元,增幅39.8%,主要是本期加大电商促销力度,电商费用发生额相应增加。

2023年、2024年,洋河股份同样加大了电商渠道投入,电商费用分别为5738.91万元、6803.11万元,同比分别增长69.53%、18.54%,这背后是公司尝试从更多渠道获取收入,不过,伴随着电商红利逝去,流量费用高企,此举谈不上多么高招,公司还需要从其他方面破局。

经营现金流净额减少近7成。伴随着业绩大幅下挫,洋河股份上半年的经营现金流净额同样大幅锐减,净额仅为6.16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4.27亿元,降幅69.85%,公司称主要系本期销售收入下降,经营活动流入现金减少所致。

即使如此,凭借着深厚底蕴,公司短期内并不存下资金烦恼,中报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分别为170.38亿元、58.34亿元,可谓是真正的财大气粗,当然,公司也要做好充分应对本轮白酒行业周期的准备,至于该如何应对,则十分考验管理层的领导能力。

顾宇成为董事长。中报披露前,洋河股份也完成了掌舵人的变更,原董事长张联东在7月1日辞去若干职务,此后不在公司及控股子公司任职,当月4日,顾宇被提名为非独立董事,随后21日的临时股东大会通过该议案,并成为公司新一任董事长。

出生于1978年的顾宇,历任泗阳县委办公室主任,泗阳县张家圩镇党委书记,宿迁市接待办副主任,沭阳县政府副县长、县委常委,宿迁市洋河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宿迁市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没有管理企业的经验,再加上白酒行业严峻周期,身上的担子更重,最终能否带领公司重回增长赛道,甚至于夺回“第三把交椅”,尚有待时间验证!

(短平快解读-原创作品,未经许可,请勿转载!PS若稿件侵权或数据有误,请及时联系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