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哈尔滨岛田大鹏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大鹏工业)北交所上市将迎来上会,保荐机构是东方证券。

大鹏工业是国内领先的工业精密清洗领域专用智能装备生产商,产品及服务主要应用于车辆动力总成、新能源三电系统等核心零部件的精密清洗领域,同时公司还布局机器视觉检测产品,有望成为第二增长曲线。

梳理来看,实控人李鹏堂控制权超94%,担任董事长、总经理职务;原控股股东退股后成境外主要经销商;境外业务开拓能力遭问询,近两年收入均为0元;创业板转战北交所,募资额缩水,要融资1.54亿元;二期项目铺底资金超一期,是否合理;分红超3400万元,却要补流2500万元;收入放缓,去年净利下滑;核心产品收入波动大,机器视觉检测设备收入大增;应收账款屡创新高,比亚迪是最大欠款方。

实控人控制权超94%

据短平快解读了解,2005年3月,大鹏工业前身大鹏有限成立,2016年3月变更成股份制公司,随后在2022年6月挂牌新三板,次年5月从基础层调至创新层。

实控人控制权超94%。大鹏工业实际控制人是李鹏堂,直接持股比例为25.42%,且通过控股股东博德工业间接持股56.48%,还与其兄弟李俊堂为一致行动人,后者通过博德工业间接持股12.24%,也就是说,李鹏堂通过直接、间接、一致行动人协议合计控制公司94.13%股份的表决权,话语权地位稳如泰山。

公开资料显示,李鹏堂出生于196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获力学学士学位,曾在哈尔滨锅炉厂、三菱商事哈尔滨事务所、哈尔滨岛田春鸟化工有限公司、华耐视任职,2005年3月至今担任大鹏工业(含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董事/董事长、总经理。

李鹏堂控制权超94%,且在公司身兼董事长、总经理职务,对公司拥有绝对话语权,需要防范不当控制风险,大鹏工业表示,如果实际控制人利用其控制地位对公司发展战略、生产经营决策、利润分配和人事安排等重大事项实施不当影响或侵占公司利益,将对发行人和其他投资者的利益产生不利影响。

北交所在首轮问询中要求大鹏工业结合公司股权结构、公司章程及公司治理机制等,说明公司如何防范实控人不当控制、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公司治理机制是否健全且有效执行。

原控股股东退股后成境外主要经销商。2005年,岛田健一设立大鹏有限,后于2014年至2015年,将股权转让给现如今的实际控制人李鹏堂。

2019年3月,大鹏工业与岛田辽二郎(岛田健一之次子)共同设立岛田化工机,持股50.50%,公司选择岛田化工机与岛田化成进行经销业务合作。到了2022年11月,公司将所持岛田化工机的股权全部转让给岛田辽二郎,退出该合资公司。

2020年至2022年,岛田化成(发行人原控股股东)系公司前五大客户,交易金额分别为2,231.64万元、2,146.17万元、2,091.28万元,最近一期则未开展境外业务。

北交所要求大鹏工业说明公司与岛田化成建立经销合作的详情,交易金额逐年下降的原因、不再合作的真实原因、以及停止合作后是否具备独立的境外业务开拓及获客能力等等。

对于境外业务开拓及获客能力,公司表示具备独立的境外业务开拓及获客能力,发行人产品的技术水平已经能够满足三菱汽车、五十铃等日本大型车企的需求,也与之建立了合作关系。

实际上,停止与岛田化成的合作后,大鹏工业最近两年的境外收入均为0元,这与公司“具备独立的境外业务开拓及获客能力”的解释并不相符,在北交所要求下,公司在招股书中也揭示境外业务开拓风险:公司尚未直接进入境外汽车厂商供应商目录,境外业务拓展存在一定不确定性。

实际上,大鹏工业与岛田家族之间存在资金往来,如岛田化工机支付岛田健一销售顾问费、代付岛田健一工资、代货币兑换等,北交所要求说明原因及合理性,相关资金流转是否形成闭环,是否有客观证据支持。

创业板转战北交所,很多问题要回答

据短平快解读了解,本次IPO,大鹏工业拟公开发行不超过1,500.00万股(含本数,不含超额配售选择权),拟募集资金15,390.66万元,用于智能工业清洗设备生产研发基地项目(二期)、机器视觉检测设备研发中心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投入金额分别为9,460.42万元、3,430.24万元、2,500万元。

创业板转战北交所,募资额缩水。实际上,大鹏工业早前拟申请创业板上市,彼时保荐机构是申万宏源,拟募集资金31,581.45万元,用于智能工业清洗设备扩产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金额分别为21,515.70万元、5,065.75万元、5,000.00万元,显然本次北交所募集资金较申请创业板时大幅缩水。

除了募集资金缩水之外,大鹏工业最新一轮募集资金用途也有了较大改变,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变更成机器视觉检测设备研发中心项目,对于创业板IPO终止,公司表示,根据2021年上半年项目验收即在手订单,预计当年经营业绩会出现大幅下滑,无法满足创业板上市标准,因此主动申请撤回。

二期项目铺底资金超一期。智能工业清洗设备生产研发基地项目(二期)建设地点位于哈尔滨市松北区规划223路以北、规划214路以东,目前厂房已经建设完成,本次募资用于购买设备组建生产线,进一步提升产能;以及新建综合办公楼和研发中心,提升研发能力。

具体来看,0.95亿元的募集资金中,用于扩产升级项目的资金为0.42亿元,其中设备购置费、铺底流动资金分别为0.12亿元、0.28亿元;据此前创业板招股书,智能工业清洗设备扩产项目(简称:一期扩产项目)预计投资额为2.15亿元,其中铺底流动资金为0.24亿元,明显低于二期扩产升级项目铺底资金,0.28亿元用于铺底流动资金的合理性在哪里?

二期扩产升级项目建设期拟定36个月,基建期为12个月,建设完成后项目在24个月后达产;此前一期扩产项目计划建设期为24个月,预计第三年、第四年、第五年分别投产60%、80%、100%。

已经完成厂房建设的基础上,二期项目的基建期为何还要12个月?是如何测算的?

一期扩产项目收益如何?二期扩产升级项目达产后将新增专用智能装备产能80台/年,年增销售收入约2.4亿元;此前一期扩产项目达产后测算将新增工业清洗设备年产量约为200台/年,新增销售收入为3.92亿元。

2024年,大鹏工业实现营业收入为2.65亿元,与一期扩产项目预测销售收入相差巨大,那么一期项目的投产情况如何?若是100%达产,实际收益与评估收益差值究竟是多少?

若没有达产,公司本次扩产是否操之过急?

两版招股书研发中心项目对比。事实上,智能工业清洗设备生产研发基地项目(二期)的重头戏在于研发中心建设,拟投入资金为0.53亿元,与此前申请创业板IPO中的研发中心项目建设资金大体相同,彼时为0.51亿元,其中建筑工程费0.38亿元。

创业板申请稿中,研发中心建设主要包括建设投资、研究开发费、研发人员费用,分别为0.34亿元、0.05亿元、0.12亿元,而本次研究中心建设则并没有列出研发人员费用。

本次研发中心项目的设备购置费、设备安装费分别为494.63万元、14.84万元,而此前的费用分别为1487.47万元、38.32万元。剔除设备购置费后,本次建筑工程费仍高达0.38亿元,是否合理?是北交所需要重点关注的。

分红超3400万元。2020年至2023年,大鹏工业共有3次分红,分红金额分别为1,000.00万元、1,500.00万元、929.30万元,合计3429.3万元,远超公司本次补充流动资金的2500万元。

一边分红,一边补流,是否合理?北交所要求公司结合货币资金情况、各期分红情况等,说明补充流动资金及资金规模的必要性、合理性。

应收账款大增,比亚迪是第一欠款方

收入放缓,去年净利下滑。2022年至2024年,大鹏工业实现营业收入2.47亿元、2.6亿元、2.6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7.59%、5%、1.91%,今年上半年为1.29亿元,同比增长8.34%。

不同于收入的增长,公司的净利润波动较大,2022年、2023年分别为0.4亿元、0.48亿元,去年为0.43亿元,同比下滑11.44%,上半年为0.16亿元,同比大幅下滑19.83%。

核心产品收入波动大。工业精密清洗装备是大鹏工业支柱产品,近三年实现收入分别为2亿元、2.08亿元、1.88亿元,去年同比下滑9.74%,占比从80.85%下滑至70.92%,是公司收入放缓的关键。

不过,机器视觉检测设备则异军突起,近三年实现分别为259.7万元、792.53万元、1,258.72万元,累计增长约3.85倍,占比从1.05%上升至4.76%,该业务是公司本次募资的重头戏,拟投入0.34亿元用于建设机器视觉检测设备研发中心项目。

客户集中度高。最近三年,大鹏工业对前五大客户的销售额分别为2.08亿元、1.44亿元、2亿元,占比分别为84.2%、55.27%、75.44%,客户包括比亚迪、潍柴动力、一汽集团、长安集团、吉利集团等,2024年对前两家企业的销售额分别为0.73亿元、0.68亿元,占比分别为27.69%、25.65%。

应收账款屡创新高。最近三年,大鹏工业的应收账款增长明显,分别为0.9亿元、0.84亿元、1.31亿元,同期的坏账准备分别为0.2亿元、0.16亿元、0.19亿元,计提比例分别为18.5%、16.22%、12.57%,北交所就坏账计提充分性进行了问询。

据短平快解读了解,比亚迪是公司应收账款的最大欠款方,近三年分别为0.56亿元、0.38亿元、0.74亿元,占比分别为51.2%、38.03%、49.35%,相应的坏账准备分别为346.92万元、278.73万元、442.80万元。

对于去年应收账款大涨,大鹏工业表示,比亚迪为2024年第一大客户,且近80%收入于下半年确认,比亚迪通过迪链结算,迪链的兑付周期为6个月;截止2024年末,大部分迪链尚未到期兑付,导致相关应收账款余额较大。

踩雷多家企业。据披露,大鹏工业近年来踩雷的企业包括湖北大冶汉龙发动机有限公司、广汽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有限公司以及内蒙古欧意德发动机有限公司,坏账准备分别为65.17万元、251.68万元、374.47万元,相关客户或经营情况恶化、或破产清算、或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

(短平快解读-原创作品,未经许可,请勿转载!PS若稿件侵权或数据有误,请及时联系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