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大房企纷纷披露中报,交出了上半年的成绩单,总体延续去年亏损的态势,但也有部分优秀房企,仍然实现正向盈利,这其中就包括民营房企中的佼佼者龙湖集团。
分析来看,经营性业务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使得其业绩贡献进一步扩大,为龙湖集团实现盈利提供了坚实的支撑,此外,该业务也是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实现净流入的主要因素,为公司穿越行业周期提供更多的“弹药”。
持续保持正向盈利
近日,绝大部分房企相继披露2025年中报,在行业深度调整的背景下,亏损仍然是上半年的行业主流,Wind数据显示,105家港股房企中,实现正向盈利的仅25家,即超7成房企处于亏损中;A股76家房企中,实现盈利的仅36家,超5成房企处于亏损中。
业内人士分析,房企业绩下滑或亏损的主要原因,大多为地产开发业务的结算毛利率下降所致。
放眼整个行业,仍然能够实现盈利、且盈利高达数十亿元的房企可谓是凤毛麟角,其中港股仅8家,A股仅4家,绝大部分是重量级央企,例如华润置地、保利发展、招商蛇口等,民营房企中的代表则包括龙湖集团、长实集团以及滨江集团等。
今年上半年,龙湖集团实现股东应占溢利32.2亿元,剔除公平值变动等影响后的股东应占核心溢利达13.8亿元;毛利额74.2亿元,毛利率为12.6%。
龙湖集团本期的业绩表现,很大程度得益于经营性业务的稳健发展,上半年由运营及服务业务组成的经营性收入实现132.7亿元,创历史新高,占总营业收入22.6%,成为龙湖集团利润的主要贡献源。
在房地产市场持续震荡筑底的背景下,龙湖集团运营及服务业务保持高质量发展,可持续的盈利能力与现金流反哺能力不断增强,持续贡献稳定的收入和利润,为公司流动性安全提供保障。
具体来看,运营业务不含税收入为人民币70.1亿元,较上年增长2.5%,运营业务毛利率为77.7%;服务业务不含税收入为人民币62.6亿元,同比微增,服务业务毛利率为30.0%。
在多航道的聚焦协同和内生式增长之下,龙湖集团上半年含资本性支出的经营性现金流实现超20亿元净流入,为公司跨越周期提供坚实支撑。
穆迪在行业报告中指出,不断增长的经营性收入提升了开发商的盈利稳定性和财务韧性。在受评开发商中,华润和龙湖拥有较高的经营性收入,在过去几年中,它们在同一评级类别中表现出更高的盈利能力和更稳定的杠杆水平。
无独有偶,大华继显分析师则表示,龙湖具有弹性的经营性业务是其中长期的关键驱动力,预计龙湖的资产负债表将继续保持弹性,净负债率保持稳定。
经营性业务稳健发展
龙湖集团的经营性业务包括商业投资、资产管理、物业管理、智慧营造,在细分领域均保持领先身位,延续稳定增长的态势,与地产开发共同构成公司五大航道。
商业投资方面,龙湖商业上半年新开业一座天街,累计运营89座商场(分期项目合并后商场个数),覆盖全国24座城市,下半年预计新开约10座商场;同时持续改造升级存量项目、提升消费体验、增强客户粘性,上半年租金收入同比增长4.9%至55亿元,销售客流均实现两位数增长,营业额同比增长17%,日均客流同比增长11%,上半年出租率保持97%高位。
资产管理方面,龙智资管报告期末的资产管理规模近300亿元,中期实现收入15.1亿元,其中长租公寓品牌“冠寓”是基本盘,已布局全国一二线核心城市,累计开业超300家门店,开业房间数12.7万间,开业、获取规模稳居行业前二,开业门店的整体出租率为95.6%,保持领先水平。
除了长租公寓-冠寓之外,龙智资管还包括产业办公-蓝海引擎、服务式公寓-霞菲公馆、活力街区-欢肆、妇儿医院-佑佑宝贝及健康养老-椿山万树等五大业务单元,共同构建出一条以“住”、“职”、“娱”、“医”、“养”等空间资产组成的链条,是公司第二增长曲线的重要动能。
物业管理方面,龙湖智创生活不断拓宽服务半径,住宅管理、商企服务、龙湖优选、塘鹅租售、龙湖美居等业务单元协同发展,上半年实现收入55.3亿人民币,物业在管项目约2200个,在管面积约4亿平方米;同时依托数字科技能力,构建高效的智慧空间服务体系,实现服务精准触达,优化业主服务体验,客户满意度连续16年超过90%。
智慧营造方面,龙湖龙智造聚焦大客户战略,凭借全业态开发运营经验、数字科技能力以及内生式航道协同优势,持续拓展优质项目,上半年新增项目62个,新增建筑面积852万平方米,其中央国企及政府类代建项目面积540万平方米,占比新拓项目63.3%。累计代建项目超210个,总建筑面积超3300万平方米,规模及影响力行业领先。
上半年实现营收7亿元,同比增长65%;交付面积122万平方米,助力委托方创造价值,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
四大经营性业务航道稳定增长,这使得龙湖集团可以依靠内生动力、通过业务“造血”自循环来驱动公司发展,以低杠杆、强运营、正现金流,持续践行高质量发展路径。在业绩会上,龙湖管理层表示,四个航道都要构建自身在所处板块的竞争优势,要持续保持自身的增长,形成能力的护城河,以此构建龙湖未来的增长盘。
在其之下,龙湖已通过过往三年时间,整个龙湖的债务规模包括未来的偿债压力将大幅下降,并由健康的债务结构加持续的正向经营性现金流,构建起龙湖的基本盘。数据显示,在2025年上半年,龙湖实现含资本性支出的经营性现金流超20亿元,截至报告期末,有息负债总额为1698亿元,根据龙湖的规划,在2025年末,有息负债将降至1450亿元左右。
另外,今年年初龙湖推出的各航道产品及服务集成一体的“龙湖”APP,标志着“一个龙湖”直达用户、深度交互平台的诞生。同时,龙湖结合AI也开始在内部做很多行业级的AI应用试水,“未来成熟会通过C5航道的千丁数科对外输出。”
结合当下、基于未来,龙湖在做一系列创新的业务。“这些都会成为龙湖未来的创新盘。”
(短平快解读-原创作品,未经许可,请勿转载!PS若稿件侵权或数据有误,请及时联系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