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晚,海信家电披露2025年中报,交出了上半年的成绩单——营收、净利双增,不过资本市场对此并不买单,公司股价一度大跌超7%,最终收跌5.55%,市值蒸发近21亿元。

分析来看,海信家电上半年的收入、净利增速均为个位数,与往年同期相比大幅放缓,面临着不小的增长瓶颈,其中总收入的放缓与其他业务收入大幅下滑有关,而暖通空调、冰洗以及其他主营的收入占比则有所提升。

披露中报的同时,海信家电宣布了重大人事变动,原总裁胡剑涌因个人原因辞职,继任者是去年11月才当上董事长的高玉玲,财务出身的她能否带领公司重新迈入快车道呢?

Q2营收、净利双降

今年上半年,海信家电实现收入493.4亿元,同比微增1.44%;归母净利润20.77亿元,同比微增3.01%。

此前四年中报,公司收入增速分别为53.76%、18.15%、12.1%、13.27%,即今年中报增速垫底;同期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22.27%、0.79%、141.45%、34.61%,即今年中报增速排在倒数第二,较去年中报大幅放缓。

一言蔽之,收入、净利均面临着增长瓶颈。

今年Q1,海信家电实现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8.38亿元、11.2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76%、14.89%,然而Q2却是掉头直下,分别为245.02亿元、9.49元,同比分别下滑2.6%、8.25%、环比分别下滑1.35%、15.81%,这还是在国补实施的背景下。

据短平快解读了解,海信家电拥有“Hisense”“Ronshen”“KELON”“HITACHI”“YORK”“gorenje”“ASKO”“SANDEN”八大品牌,产品主要分为暖通空调、冰洗以及其他主营,占比分别为48.02%、31.2%、以及13.4%。

细分来看,暖通空调实现收入为236.94亿元,同比增长4.07%,增速与2024年的4.22%大体相当;冰洗产品收入为153.92亿元,同比增长4.76%,较去年的18.29%大幅放缓;其他主营收入为66.13亿元,同比增长8.89%,增速超过其余两类产品。

分地区来看,海信家电境内收入为252.49亿元,同比下滑0.06%,去年为下滑2.12%;境外收入为204.51亿元,同比增长10.63%,去年增速为27.59%。

不同于主营业务的增长,海信家电其他业务则出现了大幅下滑,中报为36.41亿元,同比减少14.68亿元,降幅高达28.73%,是导致总收入大幅放缓的主要因素。

其他业务究竟包含什么业务,又为何大幅下滑,海信家电并没有对此进行解释说明。

值得一提的是,海信家电的三大费用的增速均超过收入增速,上半年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分别为48.69亿元、12.33亿元、16.7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17%、2.82%、1.88%。

财报中,公司并没有公布各大费用支出详情,仅罗列相关占比,例如售后费用、宣传促销费、职工薪酬费用占销售费用比例超70%;职工薪酬费用、折旧与摊销费用、行政办公费占管理费用比例超80%;职工薪酬费用、折旧与摊销费用及直接投入费用占研发费用比例超80%。

另外,海信家电上半年的财务费用为4163.69万元,而上年同期为-1394.54万元,同比大幅增长139.65%;其中利息费用为8691.5万元,同比增加1785.31万元,增幅25.85%。

拉长时间线来看,海信家电此前四年的资产负债率均保持在70%以上,去年为72.2%,今年上半年进一步增加至73.91%,其中短期借款为33.65亿元,较年初27.09亿元增加6.56亿元,增幅约24%,显然降低杠杆需要提上日程,才能增厚利润。

原总裁辞职,高玉玲身兼董事长、总裁职务

除了披露中报,海信家电还公告了重大人事变动。

因个人原因,胡剑涌申请辞去本公司董事、总裁职务以及战略委员会、ESG委员会的委员职务,辞职后不在公司担任职务。

公开资料显示,胡剑涌出生于1974年,自1995年加入海信集团以来,历任青岛海信电器营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经理;海信营销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副总裁;青岛海信空调有限公司董事。

据短平快解读了解,2023年2月28日,胡剑涌开始担任海信家电董事、总裁职务,去年6月24日被续聘为总裁,原定任期终止日是2027年6月23日,最近两年的税前报酬分别为729.49万元、406.13万元,去年同比减少约323万元,降幅约44%。

2023年,胡剑涌在公司领取的薪酬是最高的,比代慧忠(原董事长)的642.1万元要高上约87万元,而2024年的薪酬落后于代慧忠,相差约71万元,落差有点大。

胡剑涌担任总裁期间,海信家电2023年实现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56亿元、28.3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5%、97.73%,增速较2022年的9.7%、47.54%有明显增长。

然而到了2024年,公司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27.46亿元、33.4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35%、17.99%,增速不及2022年,今年上半年的业绩增速则进一步放缓。

事实上,除了胡剑涌离职之外,朱聃因工作安排调整,也申请辞去公司董事职务以及战略委员会的委员职务,根据年报,其还是海信视像、三电株式会社董事。

同日,海信家电确认了相关候选对象,董事会提名方雪玉为第十二届董事会候选人,聘任高玉玲为总裁。

2024年11月21日,因达到退职年龄并结合个人意愿,代慧忠辞去公司董事长、第十二届董事会ESG委员会主席、战略委员会主席及委员职务。同日,因工作安排调整,高玉玲申请辞去财务负责人及总会计师职务,转而担任董事长职务。

高玉玲履历多与财务相关,而海信家电让其同时担任董事长、总裁职务,或许公司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将会是降杠杆、优化费用以及增厚利润,但具体如何,仍有待时间验证。

二级市场上,海信家电遭遇重挫,7月31日开盘后,跌幅一度超7%,随后有所回暖,收盘价为25.69元/股,跌幅5.55%,总市值355.8亿元,较上一交易日蒸发20.91元,接近21亿元,TTM市盈率10.44倍。

对比来看,美的集团、格力电器、海尔智家的总市值分别为5387亿元、2555亿元、2331亿元,对应的TTM市盈率分别为12.84倍、7.65倍、11.98倍,显然海信家电的估值并不算高,也并不算低。

2024年末,海信家电股东为3.57万户,而6月末进一步增加至4.12万户,显然散户看好后续发展,不过,年报的机构数量为528家,Q1为79家,持股数量从7.01亿股下降至6.55亿股,中报进一步降低至6.26亿股,机构与散户的分歧比较大。

(短平快解读-原创作品,未经许可,请勿转载!PS若稿件侵权或数据有误,请及时联系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