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中国车圈,能活下来的都是卷王。汽车行业的年利润率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2020年汽车行业利润率为6.2%,2021年为6.1%,2022年为5.7%,2023年为5.0%,2024年汽车行业利润率仅有4.3%已经低于下游工业企业6%的平均水平。2025年一季度汽车行业利润率继续下跌至3.9%,2万多亿的营收下,利润仅有947亿元。从侧面可见国内汽车行业的竞争之激烈。
在一轮轮竞争中,新能源汽车行业逐渐进入到吃鸡决赛圈。用一些观察者的话说,“现在还未盈利的新能源车企不多了”。
一方面,随着技术进步、产品迭代和市场教育,新能源车已成为中国汽车市场主流;同时,有太多的新能源车企倒在了黎明前的黑暗中,市场格局已经从诸国林立进入战国时代。
在行业大洗牌的情况下,小鹏汽车不仅坚挺至今,而且越活越好,让不少投资者和相关支持者松了口气。
5月21日,小鹏汽车披露了2025年一季报。今年一季度,小鹏汽车交付同比增长331%至94,008台,毛利率升至15.6%,已连续六个季度保持上升态势。自由现金流由负转正,达30亿元;总营收158.1亿元,同比增长141.5%。其中,汽车销售收入143.7亿元,研发支出19.8亿元,同比增长46.7%。小鹏汽车归母净亏损为6.6亿元,经营亏损10.4亿元,有所收窄,净利率为-4.2%。
公司管理层给出的二季度指引显示,预计当季营收将达175-187亿元,同比增长115.7%-130.5%;交付量指引10.2万-10.8万辆,同比增幅达237.7%-257.5%。
对于2025年全年目标,小鹏汽车维持销量“翻倍以上”的预期。小鹏董事长何小鹏在电话会上表示,全年有望实现“规模性自由现金流为正”,并强调经营韧性将在接下来多个季度持续验证。
犹记得今年2月份,何小鹏一句“无数人骗我,因为长的老实。”走红网络。从2023年开始,痛定思痛的何小鹏开启了一轮轰轰烈烈的供应链整顿,成功帮助小鹏汽车走出“ICU”,也让市场重拾信心。
从发现问题、承认问题,到解决问题、“起死回生”,再到如今的气势如虹、雄心勃勃。小鹏近两年的发展画出了一个漂亮的U型。
行业竞争永无止境,就算实现季度盈利也只是开始。一如去年8月,何小鹏自己预测的那样“未来10年中国汽车主流品牌也许只剩7家;未来10年,年销100万台AI汽车是决赛入场券”。
现在的他,无疑比过去更有信心,带领小鹏汽车成为他口中的七家主流品牌之一,实现“未来10年,小鹏汽车一半销量将来自海外。小鹏国际化的策略是从欧洲起步,以科技为导向,将中国的智能化带往全球”的抱负。
不过,小鹏汽车会成为笑到最后的“幸运儿”吗?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