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汽车行业关注

5月19日,小米法务部官微发文,透露小米公司报案的一起网络黑公关案件已经告破多名犯罪嫌疑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还在进一步调查。

小米法务部称,自2024年12月起,直至近期小米汽车相关的系列热点事件,该犯罪团伙利用文案自动生成软件捏造关于的小米虚假信息,并操纵近万个社交媒体账号,恶意造谣、散播不实言论,并采用煽动网络对立情绪、踩一捧一等方式进行恶意炒作,严重诋毁小米公司。据悉,该案反应出新型网络水军犯罪特征,团伙作案、组织严密,利用自动化软件,批量生成黑稿,分发链条复杂,犯罪金额巨大,对网络环境和企业商誉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小米法务部表示,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对造谣、抹黑等侵权行为,小米将坚决以法律手段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近段时间以来,小米汽车发生了诸多事件,从3月29日SU7致命事故,再到SU7 Ultra碳纤维机盖事件,使得小米汽车名誉受损,销量也开始下滑。雷军在小米价值大会上表示,因为该事件小米遭受了狂风暴雨般的质疑、批评和指责。与此同时,这场事故让小米意识到公众对其的高期待和严要求,也标志着小米不再只是行业新人,而需要承担起大公司、行业领导者的责任。

自小米官宣造车以来,便备受各界瞩目,承载着无数米粉的期待与行业的审视。2024年,小米汽车首款车型SU7的发布,其凭借出色的性能、时尚的外观和先进的智能科技,迅速在竞争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崭露头角,自上市以来截至2024年底累计销量139487辆。作为汽车行业的新生,小米SU7上市8个月销量接近14万辆,这个成绩是十分亮眼的。

在爆火的同时,针对小米汽车的黑公关行为也愈发猖獗。为了在竞争中占据优势,一些企业不惜采取不正当手段,试图通过抹黑竞争对手来提升自己的市场份额,黑公关便成为他们的“秘密武器”。在这个“僧多粥少”的市场环境下,每一个潜在客户的流失都可能对企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这使得一些企业在利益的驱使下,丧失了商业道德底线,选择了这种不正当的竞争方式。

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网络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变得更近,让企业的传播成本更低,但同时也更容易出现造谣抹黑事件的发生。一些自媒体账号,为了获取高额报酬,专门发布一些未经证实的负面消息,或者对一些正常的产品问题进行夸大、歪曲报道 。他们深谙网络传播的规律,善于利用一些耸人听闻的标题和情绪化的语言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让许多不明真相的网友在短时间内被误导 。而这些自媒体账号背后,往往隐藏着复杂的利益链条,可能是受到竞争对手的收买,也可能是与某些公关公司达成了合作协议,共同炮制虚假信息,以达到抹黑企业的目的。

例如,在小米YU7未上市前,网上就已经出现了黑文章。网上维权帖截图显示,“看完小米YU7发布会有点失望,小米YU7作为SUV居然主打运动操控,牺牲了空间和实用性;对比特斯拉Model Y和腾势Z9 GT竞品毫无优势。”另有维权贴更夸张,称多位小米YU7车主晒出了车辆的质量问题照片和视频,车辆的座椅可调节范围、车门缝隙过大。

毫无疑问,网上出现的这些维权贴,又是一波对小米汽车的恶意攻击,目前小米YU7还没有正式发布,维权贴中对发布会内容失望、小米YU7车辆出现大量质量问题等,均是无稽之谈。

在汽车行业关注看来,车企一方面要做好技术、产品、体验、售后等方面的服务的同时,也要依法维护好自身的权益,任何一家正常经营的企业都不应该蒙受无理由的造谣抹黑,这不仅仅影响到企业的进攻,也影响到车主的日常。与此同时,推动行业进步、优化舆论环境、建立健康营商环境,需要车企、媒体、网民的共同努力。